欢迎您登陆114名医导航! 支付宝/微信快速支付    

返回首页帮助中心 | 手机版

首页 > 动态新闻

北京时间:

一起来认识肺癌的5大高危因素

2025-09-04 09:10:25  [来源]:中山医院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起源的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按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划分,主要有非小细胞癌(NSCLC,包括腺癌和鳞癌)和小细胞癌(SCLC)。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且是我国30年以来增长速率最快的恶性肿瘤。根据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的第一次死因回顾调查相关资料显示,在癌症死因中,肺癌尚居第5位,排于胃癌、食管癌、肝癌及宫颈癌之后。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次死因回顾调查相关资料则提示,肺癌已上升至第3位,位居胃癌和食管癌之后。而在21世纪开展的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中显示,肺癌已位居癌症死亡首位。 那么,哪些人容易得肺癌? 肺癌会不会传染?如何早期鉴别诊断肺癌?当诊断出肺癌后又应如何治疗处理呢?

筛查高危人群肺癌需早发现早干预,明确高危因素是首要之举。在《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版)》 中主要列举了吸烟与被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职业暴露、肺癌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4大主要高危因素,其中吸烟是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还提到营养及膳食、体育锻炼、免疫状态、雌激素水平、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肺部慢性炎症、经济文化水平等与之关联尚需进一步研究。 

国家癌症中心曾发布的《中国肺癌筛查标准》以及最新发布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中,建议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肺癌筛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成平主任医师同样提及: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肺癌高危人群早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高危人群可以从40岁开始每年做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若不吸烟、也无家族史的隐在高危人群则可以从50岁开始每年进行CT筛查。 

建议肺癌高危人群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吸烟: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吸烟年数)≥3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30包年,但戒烟不足15 年;

②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居≥20年;

③患者患有COPD;

④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镍、煤烟及煤烟尘等) 至少1年;⑤有一级家属确诊肺癌。

肺癌不是传染病肺癌不会传染。肺癌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可能有人会认为肺癌患者可通过空气传播的方式传染给其他人群,这是认识误区。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经过各种途径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其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缺一不可。其中,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肺癌,究其本源来说是身体内某些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导致身体局部形成肿块,属于肿瘤的一种,而癌细胞只会在患者体内进行自体扩散转移,因此肺癌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

同时,肺癌患者唾液、血液等体液当中也不会携带有会发生传染的致癌因素。其自体转移具体扩散方式如下:直接扩散 靠近肺外围的肿瘤可侵犯脏层胸膜,当癌细胞脱落进入胸膜腔时,形成种植性转移。中央型或靠近纵隔面的肿瘤可侵犯脏壁层胸膜、胸壁组织及纵隔器官。  血行转移 癌细胞随肺静脉回流至左心后,可转移到体内任何部位,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脑、 骨骼系统、肾上腺等诸多器官。  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是肺癌转移途径中最为常见的方式。癌细胞经流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后到达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

注意捕捉早期症状肺癌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但缺乏疾病特异性,其与肿瘤类型、大小、发生部位、有无转移及并发症等密切相关,可无明显症状,大致归纳为: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及结构引起的症状、远处转移时引起的症状以及肺癌的肺外表现(如副肿瘤综合征)等。

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

① 咳嗽: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的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此类咳嗽顽固、不易缓解。

② 咯血:是最具有提示意义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 但大咯血少见。

③ 可能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喘鸣,以及肿瘤组织坏死而引起的发热症状。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及结构引起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