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您看懂病理报告中的关键信息
2025-09-04 09:06:56 [来源]:岳阳医院
当您或家人历经检查或手术后拿到病理报告时,面对上面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是否感觉像在读“天书”?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份典型的病理报告,教您抓住最核心、最关乎诊疗决策的关键信息。
病理报告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部分:
患者基本信息及标本信息
1 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等,核对无误很重要。
2 标本信息:这是理解报告的基础。需看清楚送检的是什么部位的组织或细胞。如:“胃窦部活检组织”“右侧乳腺肿物切除标本”“宫颈管搔刮物”“淋巴结穿刺细胞”“胸腔积液细胞”等。明确检查的是哪个器官/部位,以及获取标本的方式(如活检、手术、穿刺、细胞学等)。
病理诊断
这部分是病理医生综合所有镜下观察和检测结果后,给出的最终结论性判断。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1 病变性质:
1)炎症:如“慢性胃炎伴活动性炎症”“肉芽肿性炎”等。
2) 良性肿瘤/病变:如“子宫平滑肌瘤”“乳腺纤维腺瘤”“息肉(如胃息肉、肠息肉)”“囊肿”等。通常预后良好。
3) 恶性肿瘤(癌):
组织学类型:明确指出是哪种癌。例如:“胃腺癌” ;“肺鳞状细胞癌” “肺腺癌” “肺小细胞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等。恶性肿瘤的类型直接影响后续靶向药、内分泌治疗等的选择。
4)癌前病变、交界性病变: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等,提示有较高癌变风险,需要密切随访或干预。
2 分化程度(分级):
常表述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或“未分化”。有时用数字分级,如G1, G2, G3。分化越低意味着级别越高、癌细胞越“幼稚”、恶性程度越高,生长越快,侵袭性越强,预后可能相对较差。这是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3 浸润范围:
对于恶性肿瘤,会描述癌组织侵犯的深度或层次。如:“癌组织浸润至胃壁肌层”“浸润至宫颈间质深层”“局限于粘膜内(早期癌)”等。侵犯越深,通常分期越晚,风险越高。
4 手术切缘情况:
会明确报告各切缘是否有癌残留。如:“各切缘均未见癌累及”或“基底切缘见癌累及”。
切缘阳性是局部复发的重要风险因素!医生会据此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手术或补充放疗。
5 淋巴结转移情况:
报告送检淋巴结总数以及其中发现癌转移的淋巴结数目和大小。如:“送检淋巴结15枚,其中2枚(2/15)见癌转移”。
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转移数目是肿瘤分期的核心依据,直接影响预后和治疗方案。
6 脉管/神经侵犯:
会报告是否看到癌细胞侵犯了血管或神经束。存在脉管或神经侵犯,通常提示肿瘤侵袭性强,发生转移的风险增加。
7 其他特殊发现:
如坏死范围、伴随的病变等。
免疫组化与分子检测结果
1 免疫组化(IHC):
利用特殊抗体染色,帮助确定肿瘤来源和类型;检测特定蛋白表达,指导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
常见恶性肿瘤病理报告中的“字母组合”:
乳腺癌: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增殖指数)。ER/PR阳性提示可能受益于内分泌治疗;HER2阳性(3+或FISH阳性)提示可能受益于抗HER2靶向治疗。
肺癌:PD-L1(TPS/CPS评分,指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淋巴瘤:各种CD标记物(用于分型)。
胃肠道间质瘤(GIST):CD117(c-kit)、DOG-1(指导靶向药用药)。
找到报告中的“阳性(+)”或“阴性(-)”结果,以及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度,是选择靶向治疗和评估预后的关键依据。
2 分子检测:
通常指PCR、NGS等基因突变检测。肺癌检测EGFR、ALK、ROS1、BRAF等基因突变/融合,指导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物。结直肠癌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状态,指导抗EGFR靶向药的使用。报告会明确指出检测的基因名称、结果等,阳性结果意味着可能有对应的靶向药可用。
温馨提示
初次阅读病理报告时,请重点关注“病理诊断”部分的疾病性质、类型、分化程度以及关键指标。我院病理报告采用标准化模板,可快速定位切缘状态、淋巴结转移等核心信息。最后,请充分信任您的主治医生,他们将综合病理报告与临床资料为您制定最优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