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114名医导航! 支付宝/微信快速支付    

返回首页帮助中心 | 手机版

首页 > 动态新闻

北京时间:

中西医结合提升乙肝临床治愈

2025-09-04 09:01:57  [来源]:岳阳医院

近年来,乙肝临床治愈已从理论走向实践,为患者带来摘掉"乙肝帽子"的希望。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优势互补,显著提升治愈率和肝纤维化逆转率,有效阻断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疾病进展路径?

什么是慢乙肝的临床治愈

乙肝临床治愈亦称功能性治愈,是指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达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续消失(伴或不伴表面抗体出现);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以及肝脏组织学的改善。

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肝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会显著降低,生存质量将大幅提高。然而,单纯依靠西医现有方案治疗优势人群展示较好的临床治愈率,但存在停药反弹、副作用等问题。中医药协同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应答,提高临床治愈率,又可在抗病毒治疗尤其是长效干扰素治疗时起到“增效减副”的作用,让很多担心副作用的患者平安度过整个治疗期。

慢乙肝抗病毒方案

Part.1西药治疗乙肝的两大主力军

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优势在于强效抑制病毒复制、口服方便、副作用相对较小、长期使用安全性较好等。但由于其对肝细胞核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模板”cccDNA作用有限,难以有效降低HBsAg水平,故而实现临床治愈率低。且其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存在停药复发风险。

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优势在于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激发人体自身抗病毒免疫应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应用干扰素实现了HBsAg的完全清除,甚至是血清学转换,实现了临床治愈。且其疗程通常为48周。对于干扰素可能出现的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精神异常等副作用,需在用药前完成对适用及优势人群的筛选。

Part.2中医药整体调治,扶正祛邪

中医根据慢乙肝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为“肝着” 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认为其核心病机为湿热疫毒内侵,正气不足,尤其是肝脾肾亏虚,导致气血失调、或是痰瘀互结等。再根据辨证和不同的病程以及治疗阶段给以扶助正气、祛邪和改善内环境的作用。

扶正方面,中医药通过运用黄芪、党参、白术、灵芝、女贞子等益气、健脾、补肾药物,可以增强慢乙肝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改善疲劳、纳差等症状,为机体清除病毒创造内在条件。

祛邪方面,则使用叶下珠、苦参、虎杖、茵陈、白花蛇舌草、丹参、赤芍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一些药物或其有效成分(如苦参素、丹参酮)具有直接抑制HBV复制和降低血清HBsAg或HBeAg水平,以及减轻肝脏炎症以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同时,中医药通过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等方法,改善肝脏微循环,缓解肝脏纤维化,调节整体机能。

Part.3中西医结合增效减副

1+1 > 2协同增效的作用则是中西医基于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论和实践优势,进行有机整合与互补。不仅攻坚HBsAg的降低及清除,为免疫系统“减负”;而且通过扶正固本减轻干扰素的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还可通过对清热解毒活血类中药的应用增强干扰素的免疫调节效应,提升其诱导HBsAg清除,实现血清学转换,完成乙肝临床治愈的成功率。

乙肝临床治愈这个曾遥不可及的想法,如今在中西医协同的独特优势下正加速照进现实。西医的精准抗病毒是坚实的基石,中医的整体调治与免疫调节则是破局的钥匙。两者优势互补,协同增效,为患者提供了更强大的武器和更光明的希望,也为人类战胜乙肝谱写着充满希望的崭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