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例PRLT临床试验给药
2023-07-28 10:03:52 [来源]:文汇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例PRLT临床试验患者给药,为前列腺癌治疗再添“利器”。目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领衔的三项针对前列腺癌核素治疗的项目均在如期进行中。
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新选择
PRLT,指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其原理简单说就是将“核导弹”——177镥-PSMA引入体内,特异性地对肿瘤细胞实行精准打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宋少莉教授说,作为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地,主要任务是研发和临床转化核医学分子探针。“我们核素病房启用后,可开展涉及核素诊断和治疗的各期临床试验。针对前列腺癌特异性膜抗原这一特异性靶点,我们是国内最早开展PSMA显像的单位,尤其是自主研发的99mTc-PSMA SPECT/CT显像探针,容易制备,性价比高,在前列腺癌初诊、生化复发、激素抵抗和疗效监测中均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为我院前列腺癌的精准诊治提供了支撑。”
宋少莉教授谈到,正是基于PSMA精准影像和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复旦肿瘤”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远超国内平均水平。此次治疗用药177Lu-PSMA-617,其靶点也是PSMA,可以说是进展期难治性mCRPC患者的“救命稻草”。国外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77Lu-PSMA-617能使mCRPC患者的总生存期有效延长达4个月,影像学无疾病进展延长5.3个月,PSA水平降低超过50%的人高于46%,客观缓解率达51%,且总体耐受性良好,总体安全可控。
“但在治疗前进行PSMA PET/CT显像来筛选合适患者是必须的,只有转移灶PSMA阳性的人,才适合177Lu-PSMA治疗。” 宋少莉教授补充说。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新希望
虽然大多数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起初对雄激素剥夺治疗反应率很高,但往往在治疗6-12月后失效,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欧美国家早期患者居多,中国患者多数就诊时就已经相对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12-18月,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今天这位接受177Lu-PSMA临床试验的患者赵老伯67岁,5年前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经新型内分泌治疗、化疗、PARP抑制剂后病情再次出现进展。在患者走投无路的时候,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经叶定伟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泌尿肿瘤多学科团队会诊后,建议177Lu-PSMA-617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泌尿男生殖系肿瘤诊治和研究中心之一,是教育部“985平台”肿瘤学重点建设发展学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戴波教授说,近年来,泌尿外科与核医学科联合开展了PSMA PET/CT检查技术用于前列腺癌精准诊断,取得了良好效果。“前列腺癌特别是转移性前列腺癌87%都会高表达PSMA,这是一个位于前列腺癌细胞的II型跨膜受体,目前已成为前列腺癌的分子显像与靶向治疗的理想靶点。通过核素177Lu标记PSMA的配体,形成的177Lu -PSMA-617可以精准识别高表达PSMA的前列腺癌病灶,利用177Lu发射β射线进行靶向治疗,具有杀伤力强、损伤小的优点。在临床治疗山穷水尽的时候,给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跨学科交叉融合是解决临床‘卡脖子’问题的有效手段。”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吴炅教授表示,这次临床试验给前列腺癌核素治疗再添“利器”,希望研究团队能以临床试验为抓手,形成更多适合国人前列腺癌特点的“中国方案”和“上海标准”,为广大患者提供最先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