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常规中的几项重要指标
2022-11-10 17:00:33 [来源]:文汇报
说到血常规,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一般在就医或体检时,都会遇到血常规检查。
看到报告单中上上下下的箭头,大家的内心是否也跟着高低起伏?
其实,血常规检查是现代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检测手段,一般包含20项以上的血液指标内容。
其目的旨在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变化来反应人体内出现的某些疾病,如是否存在贫血、病毒或细菌感染、白血病以及一系列和血液相关的疾病。
血常规检查通常分为三大系统,白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及血小板系统。
白细胞系统:
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专注对抗病毒、细菌和寄生虫,被称为“家园卫士”,当人体受到以上三种致病体的侵袭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就会增多,以此对来袭者进行围剿。
研究发现,白细胞有两种类型:有颗粒和无颗粒。
有颗粒的白细胞分为三种: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无颗粒的白细胞分为两种: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在白细胞系统中主要关注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当白细胞总数明显偏高时,根据升高比例判断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或可能有白血病的风险;
当白细胞总数明显偏低时,说明身体免疫力降低,如存在病毒感染、寄生虫侵袭、过敏、中毒等问题。
另外,还要关注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增多,则常见于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增多,则常见于细菌感染。
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中含有一种重要的蛋白,叫血红蛋白,这种蛋白在铁元素的调控下,能与氧气结合。
所以,血红蛋白的重要功能的是:把氧气运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结构发生畸变,就会影响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
血液运送氧气的能力降低,便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另外,血红蛋白是要与铁元素共同调控,才能带动氧气顺利输送至全身,没有铁元素的话,血红蛋白就会罢工,临床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缺铁性贫血。
在红细胞系统中主要关注血红蛋白的变化。
增多,常见于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状态导致的异常,或常见于含氧量较低的高原地区人群;
减少,则常见于贫血。
血小板系统:
血小板被称为“人体创可贴”,哪里有伤口,哪里就有它的身影。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止血、凝血。
当人受伤时,血管破裂,此时血小板就会聚集于此,形成血栓堵住裂口。
另外,它也会释放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血块的凝血,为了减少血液流失,血小板还会释放促使血管收缩紧闭的物质。
血小板主要反映身体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过低容易造成身体面出血的表现,不易凝血;血小板过高则容易造成血栓。
在血小板系统中主要关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
正常人的血小板一般较为稳定,没有很大变动。
如出现异常,常见于以下原因:
①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血小板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